看见TA们行动 | 被CEO耽搁的产品经理:用技术推动教育公平
发表时间:2023-10-08
STORY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是少有人理解的路,甚至都还没有路。但又何妨,有北极星,朝着对的方向,每一小步,都是路的开始。”

凌晨 1:02,余炳廷发朋友圈说。

“那不是我想要的世界”

余炳廷出生在云南的农村,乡村生活淳朴的一面,给了他极大的滋养。但不是所有同龄人都拥有这样的环境,中学以后,有几位成绩很好的小伙伴因为家庭环境原因不得不辍学,这让少年余炳廷陷入漫长的思索。

“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不努力,只是因为那个环境里没有人支持他们做更好的选择。”支撑他一生的价值观,从那时开始隐隐在灵魂里生根。二十年后再谈及,余炳廷的语速都快了起来:“只有(我)一个人过得好,那不是我想要的世界。”

年轻的他首先想到了教育公益。那是 2006 年,当时初中前有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有助学金和贷款,高中学习阶段最关键但是也最缺乏支持,于是余炳廷选择支持高中生。高考结束后,他发起“爱心家园”公益行动,通过各种方式找钱,给没有被九年义务教育覆盖到的家庭贫困的高中生发放无息助学贷款,让他们不会因为没钱而中断学业。

读大学后,余炳廷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制度的完善,“上学难”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关注,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他开始把目光转向阅读推广领域。炳廷从小就对阅读很感兴趣,另外他坚信“养成阅读习惯、掌握阅读能力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依赖,这是非常重要的支持自我成长的路径”于是他开始做与阅读相关的事情,包括做过福建省基层图书馆的暑期调研,去图书馆勤工俭学、参与过麦田计划的图书室捐建、图书募集等活动。这些实践为之后创建“益迪”打下了基础。

 //  炳廷(右二)大学时组建团队对福建省基层图书馆现状进行了调研

毕业后炳廷去企业工作了一段时间,但只有在想起那些乡村的孩子,想到自己如果投身公益可能为他们带来的改变时,才会有真实的力量感从心底生发,顺着经脉和毛细血管绵延,逐渐充盈身体每一个角落。

后来余炳廷在阅读领域尝试更多实践:加入专注乡村儿童阅读助学的“担当者行动”,回云南镇雄老家创办“益博公益”,通过阅读角、公益图书馆和高中生成长支持项目,又在春桃慈善基金会执行长的邀请下,成为县域推广儿童阅读项目的资助官……多年的一线经验让他逐渐意识到,已经有大量优秀图书和阅读项目走进乡村和社区,但阅读行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依旧十分缺乏。

推动教育公平,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大多数时候,技术被社会的少数人所掌握,而很少用于推动教育公平支持到金字塔底部的人群。”余炳廷说。相比于餐饮、旅游等其他服务行业,教育公益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远远落后,长期难以利用技术规模化地解决问题。

2017 年,他创立了益迪。这是一家教育科技社会企业,主要为行业伙伴如教育公益机构、创新机构和学校等提供 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软件服务化)产品服务。特点一是平价,二是注重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余炳廷很清楚,这需要非常多的资源和智力投入。但他同时相信,技术开发到一定的程度后,边际成本就会递减。


更重要的是,余炳廷认可技术的价值,认定这是有效的路径:“它只是会有一段很难的时间,但带来的突破也会非常大。孩子的阅读和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云图系统有非常强的支持潜力,这是一个单独的阅读项目没法做到的。

 //  益迪云图

益迪的核心产品“益迪云图智慧阅读系统”(以下简称:益迪云图),帮助图书馆和阅读机构运用智能化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助力阅读推广。“益迪云图”为图书馆和阅读机构提供了操作简易后台图书管理系统,以及面向读者的小程序,服务 500 多家儿童阅读领域公益机构和学校,服务青少年儿童借阅 350 万人次。

“被 CEO 耽搁的产品经理”

致力于为城乡结合部的孩子做教育的“大儿童”创始人江晨曦与余炳廷相识多年,她评价,益迪云图提升了图书管理的效率,减少了人力投入,对机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余炳廷并不满足于此。在四年多的实践中,他总结出“教育科技创新三步法”:第一步是用技术代替人,完成重复性劳动;第二步是用技术辅助人,作为杠杆更好地实现人的想法;第三步是人与技术协同,用智能化方式达成推动教育公平的目标。在余炳廷的设想中,益迪还需要在与用户的合作中,对教育公益各细分领域及服务群体进行持续的深入调研,去解决更大的社会问题。

在推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钱曾经是一个问题。从整个行业层面看,技术研发的成本高昂,教育公益机构从业者和他们服务的儿童、家长、教师群体等付费能力有限;由基金会、政府出资时,开发则往往围绕资方的需求和期待,很少关注孩子们的真正需求。在余炳廷的设想中,益迪要通过为行业头部机构提供付费的技术咨询、产品设计和开发服务,来分担研发成本。剩下关于用户需求洞察的部分,云图已经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教育公益领域的技术研发人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匮乏。懂教育的人不一定懂公益,两者都懂的又往往完全不懂技术;能提供技术服务的外包公司多半只有工程师,而没有产品经理,对教育规律、公益行业和产品研发方法都不了解。余炳廷对自身价值的认知,正好建立在三方空白地带,那就是:对乡村孩子的同理能力,强烈的支持意愿,和长久一线经验训练出来的产品直觉。

 //  余炳廷近照

“我是一个被 CEO 耽搁的产品经理。”余炳廷笑言。关于产品开发,他有无穷无尽的问题、思考和热情。比方说,阅读推广类的公益项目通常以1至3年为周期,图书室建起来,书募捐到位,往往就结项了。余炳廷觉得这远远不够。他要追问:我们希望支持的那些孩子,真的爱上阅读了吗?能够持续便捷获得阅读资源和支持吗?这些书真的用起来了吗?益迪看到的数据是,不同地方的书籍利用率从 10%到 1000%,差距惊人。他希望“基于服务对象、目标、事实和数据来做儿童阅读公益”,利用系统打通行业信息壁垒,把做的好的伙伴机构的经验进行采集加工,支持到更多儿童阅读公益机构快速升级服务,从而让更多儿童可以持续通过阅读成长。

进一步, 他还想探索技术的手段是否能够结合好的教育理念,发挥更大影响。比如乡村学校的老师未必有很强的阅读经验,但对孩子足够关心和用心,那么可以使“推荐优质书籍”和“吸引孩子读书”的环节能够通过技术的加持,从而降低门槛,让更多乡村老师和孩子更容易参与进来。

江晨曦说,两人相识多年,关于教育产品的探讨从未停息:“他做技术,不是为了满足于‘我们有一个听上去很牛逼的技术’。他一直都是从人出发的,会不断追问‘阅读支持儿童成长’这个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 益迪云图逻辑框架图

“共建更好的行业生态”

创业四年,他曾遭遇过很多“初心”被现实冲击的时刻。比如, 阅读推广的项目在乡村以学校为主,但想要让乡村学校持续、系统地开放图书借阅非常难,尤其疫情一来,首先关闭的就是图书室,反而是社区的图书馆更活跃。再比如,一些机构主动提出付费开发技术产品,这能带来更多收入,极大地改善公司的资金困境,但需求并非益迪所期待的“回应最终用户的真实需求”。

取舍的挑战,曾让余炳廷在很多个夜晚辗转反侧。太多的问题是行业现状造成的,并非他能够掌控。他也很担心决策失误会让自己"一事无成",还连累多年共同打拼的团队。建立内心安全感的过程很艰难,一次次迷茫、困惑和痛苦的挣扎后,余炳廷终于意识到,需要调整心态的首先是自己,而安全感的基础,可以从自己开始。

如今,益迪的基本合作原则是:合作伙伴要充分了解自身所在的细分领域及服务群体,并愿意围绕最终用户的需求进行研发。

除了对益迪,余炳廷还有对整个行业的期待。

在儿童阅读公益领域,如何从捐赠视角,转换为最终服务对象视角?比如,阅读公益组织是否在不断追问自己:我们公益产品和服务,是否希望支持的那些孩子带去有效及持续的支持?公益的模式,如何从项目模式,转换为成效模式?捐建图书项目能够推动儿童阅读,这个假设跳过了多少中间环节,逻辑是否经得起验证?不同类型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支持,如何更专业地回应这些问题和挑战?……


近几年,他观察到行业里关于儿童阅读支持挑战的探讨变少了,同时这些复杂的社会问题,想要靠一个人甚至一个组织来解决,太难。他希望行业伙伴们可以在前行的同时看到挑战,一起开展更深入、更有效、更具建设性的探讨和行动。他也希望益迪的发展,能够为建立起一个更好的行业规则和生态贡献独特价值。


走在少有人走和不被理解的路上,失败和风险肯定还会存在,如今的余炳廷也比从前更坚定坦然:“换个视角,可以继续在自己喜欢的这条有意义有意思的路上前行,本身就是一件幸运和幸福的事情。”

撰文:小章鱼  
照片:被访者提供